波浪理論的基本特點
波浪理論的基本特點:
(1) 股價指數的上升和下跌將是交替進行的,推動浪和調整浪是價格波動的兩種最基本的方式。
(2) 推動浪由5個上升浪組成,即五浪上升模式。在市場中價格以一種特定的五浪形態,其中1、3、5浪是上升浪,2浪和4浪則是對1、3浪的逆向調整。
(3) 調整浪由A、B、C三浪組成,即三浪調整模式。五浪上升運行完畢后將有A、B、C三浪對五浪上升進行調整,其中A浪和C浪是下跌浪,B浪是反彈浪。
(4) 浪有兩種表現形式,一種屬于構筑底部,另一種則為上升形態;第二浪有時調整幅度較大;第三浪通常更具爆發力,是運行時間及幅度最長的一個浪;第四浪經常以較為復雜的形態出現,以三角形調整形態的情況居多,并且不低于浪的頂;第五浪是上升中的最后一浪,力度大小不一。
(5) A浪對五浪上升進行調整,下跌力度大小不一;B浪是修復A浪下跌的反彈浪,升勢較不穩定;C浪下跌的時間長、幅度大,更具殺傷力。
浪與浪之間的比率關系,經常受到斐波南希神奇數字組合比率的影響,下面介紹神奇比率與度量浪與浪之間的比例關系的具體運用。
波浪之間的比例計算方式:
(1) 波浪理論推測股市的升幅和跌幅采取黃金分割率和神奇數字去計算。一個上升浪可以是上一次高點的1.618,另一個高點又再乘以1.618,依此類推。
(2) 另外,下跌浪也是這樣,一般常見的回吐幅度比率有0.236、 0.382、0.5、0.618等。
所以,波浪理論與神奇數字有著親密的關系。為使投資者能較好地運用神奇數字對波浪定量分析,下面列出神奇數字比率及由其派生出來的數字比率的特性:
(1) 0.236:是由0.382與0.618兩個神奇數字比率相乘派生出來的比率值,有時會作為第三浪至第四浪的調整比例。
(2) 0.382:第四浪常見的回吐比率及部分第二浪的回吐百分比,包括B浪的回吐過程。
(3) 0.618:大部分第二浪的調整深度。對于A、B、C浪以“之”字形出現時,B浪的調整比率、第五浪的預期目標也與0.618有關。
(4) 0.5:是0.382與0.618之間的中間數,作為神奇數比率的補充。對于A、B、C“之”字型調整浪,B浪的幅度經常會由0.5所維系。
(5) 1.236與1.382:對于A、B、C不規則的調整形態,我們可以利用B浪與A浪的關系,借助1.236與1.382兩個神奇比例數字來預估B浪的可能目標值。
(6) 1.618:由于第三浪在三個推動浪中多數為最長的一浪,以及大多數C 浪極具破壞力。所以,我們可以利用1.618來維系浪與第三浪的比例關系,以及C 浪與A浪的比例關系。
對于斐波南希神奇系列數字,我們已經了解到,在波浪理論中,尤其在對波浪理論的定量分析中,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。其中0.382與0.618為常用的兩個神奇數字比率,其使用頻率較其他比率要高得多。在使用上述神奇數字比率時,投資者和分析者若與波浪形態配合,再加上其他指標的協助,能較好地預估股價見頂見底的訊號。
另一方面,如果調整幅度超過45%,則可以斷言0.382的支撐或阻力作用已失去。同樣,當調整幅度超過70%時,亦表明0.618防線宣告失守。根據上述原則,投資者在具體操作時可以利用它來設置停損點。
波浪理論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,具體如下:
(1) 怎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浪,也無明確定義,在股票市場的升跌次數絕大多數不按五升三跌這個機械模式出現。但波浪理論家卻曲解說,有些升跌不應該計算入浪里面,數浪完全是隨意主觀的。
(2) 波浪理論有所謂的伸展浪,有時五個浪可以伸展成九個浪。但在什么時候或者在什么準則之下波浪可以伸展呢?艾略特卻沒有明言。這使數浪這回事變成各自啟發,自己去想。
(3) 波浪理論使用者對現象的看法并不統一。每一個波浪理論家,包括艾略特本人,很多時候都會受到一個問題的困擾,就是一個浪是否已經完成而開始了另外一個浪呢?有時甲看是浪,乙看是第二浪。失之毫厘,謬以千里??村e的后果卻可能十分嚴重。一套不能確定的理論用在風險很高的股票市場,運作錯誤足以使投資者損失慘重。
(4) 波浪理論的浪中有浪,可以無限伸延,即升市時可以無限上升,都是在上升浪之中,一個巨型浪,一百多年都可以。下跌浪也可以跌到無影無蹤,都仍然是在下跌浪。只要是升勢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,跌勢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。所以波浪理論也有它的局限性,如在推測浪頂浪底的運行時間方面,還需要借助其他方法,綜合判斷。